close

  佛學  

 

 

"六因"所引發產生及"道力所證"有為、無為之果,有五種:

 

1.   等流果,又稱依果、習果。等流果係自六因中之同類、遍行二因而來的有為果。

 

2.   異熟果,又稱報果。異熟果則由異熟因而來的有為果。

 

3.   士用果,又稱士夫果、功用果。士用果由俱有、相應二因而來的有為果。

 

4.   增上果。增上果由能作因而來的有為果。

 

5.   離繫果,又稱解脫果。離繫屬由擇滅無為,即非生法,非自六因而生,唯以道力所證,故雖說為道果,但不同於其他四果由六因而來。

 

可參考以下資訊:

 

《俱舍論》,全稱《阿毗達磨俱舍論》,是印度世親菩薩所著

 

http://guanglungongxiu.net/glossary/Abhidharmakosa-sastra.htm

 

因的細說:

 

因是指"能引生"結果的原因。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,認為因有六種:能作因、俱有因、同類因、相應因、遍行因、異熟因。

 

能作因

 

又名所作因、隨造因,即某相關人事物發生之時,凡一切不對其發生阻礙作用之事物,皆為某物之能作因,其範圍很深廣。

 

俱有因

 

又作共有因、共生因,為俱有果之因,即輾轉同時互為因果者。又稱共因,是指"心"與"心所"更相佐助,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濟。

 

同類因

 

又作自分因、自種因,是指過去與現在之一切有漏法,以同類相似之法為因,故稱同類因,如善法為善法之因,乃至無記法為無記法之因是。

 

相應因

 

是指認識發生時,"心"及"心所"必同時相應而起,相互依存,二者同時具足同所依、同所緣、同行相、同時、同事等等,故稱相應因。

 

另外,"相應因"必定為"俱有因",而"俱有因"未必即是"相應因",故須於俱有因之外,別立此相應因。可謂俱有因系就互為果之義而成立,相應因系就互為因之義而成立。

 

遍行因

 

又稱一切遍行因,是指能遍行於一切染污法之煩惱而言,此遍行因由"心所"中之十一遍行生一切之惑。

 

異熟因

 

又稱作報因,乃指能招致三世苦樂果報之善惡業因,這些善惡業因能招善惡之果,因果異類而熟,故其因稱為異熟因,其果稱異熟果。

 

 

 

果的細說:

 

果是指因緣而生、因緣而報的結果,又稱果報。果報的種類有五種:異熟果、等流果、增上果、士用果、離繫果。

 

一、異熟果

 

異熟果,即以惡業招來世三惡之苦果,以善業招來世人天之樂果。苦樂之果性,皆為無記,與業因之善與惡之性異。自六因中之異熟因而來。

 

按照煩惱的程度以及動機的大小而分為上中下三品。

 

所謂上品惡業是指貪嗔痴極其粗重,並且長期積累,以這樣的滔天罪惡就會下墮地獄;

 

造中品惡業的人會投身餓鬼

 

積累下品惡業的人則轉為旁生

 

或指依上中下品的善業和惡業將會轉入三善趣三惡趣

 

多病的人身,從多病言,是感受等流果,從人身而言,是異熟果。從二者的法相看,並非交織在一起。

 

二、等流果

 

又作依果習果。依前之善心而轉生後之善心,依前之惡心而益生後之惡業,依前之無記而生後之無記,等於果性因性而流來者。

 

六因中之同類因遍行因而來。

 

三、增上果

 

增上果,即因助而生增上緣,依增上緣所得的結果。又指能作因所得的結果,即依助業之增上力所生的結果,亦即藉業餘勢而顯現的結果。

 

又能作因與增上果有寬狹之別。

 

士用果

 

士用果又作士夫果功用果。謂由士夫之作用所得之果』。例如穀麥等對諸農夫』名士用果。『士』謂『士夫』,指人,『用』謂『作用』,指造作,此謂人使用工具所造作之各類事情,實指『俱有因、同類因』所引起之果,因其力強,故稱為士用果。

 

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依此而謂其義有二,即:

 

就人而言,此力用乃依有情而生;如農夫之於米麥,商賈之於理財,皆依彼士夫之力而成諸事業。

 

就法而言,諸法之生乃因諸作具而有;如農夫因稼而成熟,商賈因貨而獲利,作者假諸作具而成就之事業,其果廣通一切有為法。

 

俱舍論卷所謂由『俱有因、相應因』之作用所得之果,亦相當於今所說之士用果

 

離繫果

 

涅槃之道力而證之者。涅槃離一切之繫縛,故云離繫。

 

此法"常住",非自六因而生者,唯以道力而證顯,故雖與以果之名而非對於六因之因體。

 

====

 

後語 因(業)果與常住:

 

弘一大師《南山律在家備覽》文中有一段:

 

歸敬儀云『經云、若人得聞常住二字、是人生生不墮惡趣。斯何故耶。以知法佛本性常故。一時聞解、熏本識心、業種既成、淨信無失。況能立願歸依、奉為師範。固當累劫清勝、義無陷沒。如經有人受三歸依、彌勒初會解脫生死。』

 

 

 

若人得聞常住二字、是人生生不墮惡趣。斯何故耶。以知法佛本性常故

 

就是要由聞、思、修當中去實踐: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思惟、法隨法行等四個次第。

故須持守戒律、納法成業、納法入心。才能使之熏本識心、業種既成、淨信無失。達到法的常住。到最後『無教而教與無作而作』法佛本性常故的境界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st03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